賴湘茹/採訪報導
自稱為「老派記者」的王健壯, 經歷了紙本媒體最輝煌的年代;走到今天,面對的卻是媒體專業大倒退的年代,古典的深度調查採訪在台灣已然消失。隨著新媒體前仆後繼加入新聞戰場,王健壯仍堅持他所相信的「老派價值」,他認為,「媒體有新舊,但價值不會改變。」他更預言,未來媒體的機會將繫於新媒體,透過新媒體,才能重新找回斷裂的新聞傳統。
王健壯堅信老派價值的永恆。攝影/陳冠中
王健壯口中的新媒體,是以網路為載體、數位匯流為形式的網路媒體。他強調,相較於網路媒體剛出現時以輕薄短小的文章為主,現在的新媒體掌握了網路的特點,「長文章都能在網路上出現,」王健壯說。
觀察美國新媒體的發展,王健壯看到了新媒體正展現前所未有的動能,他說:「深度調查採訪,此時此刻正在美國復活。」他''Pro Publica''為例,該網路媒體以提供調查報導為宗旨目標,兩度獲得美國新聞界最高榮譽的普立茲新聞獎。而且,新媒體也會與傳統媒體合作。2010年時,Pro Publica旗下記者Sheri Fink與《紐約時報雜誌》共同合作的深度調查報導作品,便獲得當年度的普立茲「調查報導獎」,開創了網路媒體拿下該獎項的先河。
王健壯演講時,新聞所同學有的陷入沉思,有的做筆記。攝影/陳冠中
據王健壯說,該篇報導花了四十萬美金、費時一年,報導全文約萬餘字。內容主要針對卡催娜颶風過後,美國紐澳良州的公共設施問題進行報導。該篇報導在紐約時報及''Pro Publica''網站上都有刊出。
王健壯說,隔年美國新聞界由〈華爾街金錢機器〉(The Wall Street Money Machine)一文,拿下2011年普立茲新聞獎的「國際報導獎」。這一系列報導又是由''Pro Publica''旗下兩位記者Jesse Eisinger 和 Jake Bernstein合寫,該報導成為了第一篇未在紙本媒體刊出、卻獲得普立茲獎項殊榮的報導。
環顧今日的台灣媒體環境,王健壯說他會對新媒體寄予厚望不是沒有原因。其實早在2006年,王健壯就曾試圖在紙本媒體上嘗試進行調查採訪報導,在每週日的《中國時報》上,用兩個全版進行公共議題的報導。就王健壯的說法,當時是抱持著「死豬不怕熱水燙」的心態。
未料,做了一個多月過後,「老闆以及發行部門的同事,差點跪下拜託我不要再做這種報導了。」王健壯苦笑著說道。因為他們認為這種題目不會有人想看,既沒有廣告、亦無法增加發行量。王健壯的「革命」,也就跟著胎死腹中。
台大新聞所教授也是資深調查記者的林照真(左),與王健壯開心合影。攝影/陳冠中
「沒有報老闆敢於冒著失去廣告、失去市場風險進行改變,」王健壯說這是他把台灣媒體的希望寄託於新媒體的主因。然而,要走上美國新媒體的道路,台灣還有一段路要走。王健壯說,調查報導的傳統在美國未曾斷過,新媒體在「老派價值」的維護上並非孤軍奮戰,前面提到的網路媒體''Pro Publica'',其所進行的調查採訪報導每一次都尋求主流媒體的合作。
因此,王健壯認為,此刻要在台灣新媒體上看見深度調查採訪報導,是較悲觀的,他強調:「寫長、版面大,不代表是調查採訪。」不過,他仍然以這半年所得到的消息研判,台灣新媒體未來必然會有調查採訪的產生。